很多人都會打電話來問小編「你們的蔬菜都是自己種呢?」
是的~你們吃到的蔬菜及番茄都是我們腎食堂底下的【優綠萃農場】栽培的,優綠萃農場總共由三座溫室構成,皆坐落於台中市的新社地區。
新社區近鄰著台中市區,擁有著令人稱羨的自然條件與舒適怡人的氣候,獨特的河階地形造就出多元的地理景觀與生態物種,而純淨的流水則帶來了豐沛的物產。在這裡除了香菇之外,其實還有水梨、葡萄、枇杷、柿子等水果,甚至還有須多美麗的花卉也在這裡栽培,一年四季皆有農產品的產出。適宜的氣候與無過度開發,使得新社的空氣品質在台灣位居前列,這也是腎食堂在諾大的台中市中選擇這裡作為機能性蔬果生產據點的原因!
大家熟知的低鉀蔬菜就是在優綠萃農場裡栽培的,關於低鉀蔬菜出生的背後其實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畢業於國防醫學院研究所的黃藥師,是腎食堂的創辦人,也是低鉀蔬菜的主要發明者。
數年前他回台南鹽水老家,看到洗腎十多年的岳母,吃青菜前得先把菜梗及葉菜切得很細,再用熱水煮上3-5分鐘,以洗掉蔬菜中的鉀離子,不僅蔬菜的營養流失,更讓原本蔬菜清脆的口感全無。
在心疼與自責中,激發了黃藥師轉行的念頭,於是他決定以自身所學的知識結合農業技術,在新社農場投入低鉀蔬菜的研究。黃藥師與腎食堂的團隊耗時2年,終於研發出低鉀蔬菜,讓岳母以及其他腎臟病患者們不用再為了吃蔬菜而苦惱,不僅取得發明專利更是獲得經濟部創新研究獎及行政院國發基金的投資,而低鉀蔬菜故事才剛剛開始....(閱讀更多低鉀蔬果的研發故事)
機能性蔬果與一般蔬果不同,需要經過特殊的栽培方式來達到「精準營養」的要求,最後產出不同營養成分的蔬果送達到超市或是每位客戶的家中。為了栽培出健康的機能性蔬果,我們在農場的環境、灌溉及管理上有一定專業與堅持。
很榮幸獲得農委會專家們的肯定,第6屆百大青農典範標竿,遴選具規模且願意服務當地,並串聯整合上下游農業工作者,帶動地區產業與其他青農共同成長,一起活絡農村,打造出創新的農業產業價值鏈,並逐步帶動形成具地方特色群聚產業。優綠萃農場的同事都是80後的小夥伴們,而且都是農業科系畢業,他們以自己的專業與熱情,悉心照顧著農場中的機能性蔬果,再把這份健康送到你們的手中。